【新闻发布会】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果
发布主题: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果
发布时间:2024年4月7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淮上区政府三楼第一会议室
发 布 人:程诚 淮上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发布单位:蚌埠市淮上区投资促进局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我谨代表蚌埠市淮上区投资促进局对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借此机会,对一直关心、支持淮上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加准确、直观的了解2023年蚌埠市淮上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情况,今天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果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发布。下面,请淮上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程诚同志就2023年蚌埠市淮上区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解读。
程诚:下面,我就今年淮上区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进行解读。
一、目标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我局共签约深高速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瑞安市阀门一厂节能环保装备、深圳华鼎星智能触控显示屏等亿元以上项目63个,总投资204.06亿,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完成全年市双招双引目标任务。
二、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重点招商方向。聚焦全市六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集群,结合我区生物化工、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招引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符合我区实际的项目,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积极响应省委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的号召,注重招引相关产业,做大做强汽车后市场。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中区域开展招商,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主导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紧抓甬蚌合作的机遇,加快推进与镇海区共建产业园合作进展,引进落地一批高质量的产业转移项目。
(二)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对现有市区两级招商引资政策进行梳理,根据现阶段招引企业的政策诉求特点,及时改进政策支持的方式方法,构建精准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整理汇总出一批可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除对年入库税收1000万以上且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的高质量项目(不含化工项目)、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关键配套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且亩均投资强度300万以上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照市区相关文件要求,以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外,对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拟重点发展的产业正在拟定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政策支持文件。
(三)壮大招商队伍力量。年初召开招商出征动员大会,选派12名优秀干部组建上海、深圳、甬蚌合作三个招商分局,由一名副县级领导担任局长开展驻点招商。9月份又在年初的基础上拉高标杆,牵头组建了57人的招商队伍,进一步壮大3个驻外招商分局的力量,并新组建生物化工、新能源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三个产业分局。同时,上海招商分局开始在苏州、常州两个城市驻点招商,辐射上海和江苏其他城市;宁波招商分局开始在宁波、温州两个城市驻点招商,辐射杭州、台州等城市;深圳招商分局继续在深圳驻点招商,辐射珠三角地区。
(四)丰富招商引资方式。发挥全员招商作用,夯实专业招商基础。发挥社会招商作用,开展中介代理招商或委托招商,继续保持与上海、深圳等地的招商中介机构在项目推荐、招商推介等领域深度合作,通过招商中介接触更多的项目线索,作为日常招商引资工作的补充。加强与本地、异地商会联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商会手中的项目资源。目前,我区已和宁波蚌埠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招商顾问,有选择地聘请本地知名企业家、异地商协会会长、在外成功人士等社会知名人士为招商顾问,通过招商顾问对外宣传推介淮上,招引一批项目。围绕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鼓励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引进与其相关的产业链项目。实施基金招商,发挥基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借鉴基金公司市场化、专业化手段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撬动重大项目落地。
(五)健全招商决策机制。根据区政府议事规则,总投资1亿元以下,且优惠条件符合现行政策规定的,由区长办公会议决策;总投资1亿元至5亿元且优惠条件符合现行政策规定的,由区政府常务会议决策;总投资5亿元以上、总投资5亿元以下且优惠政策“一事一议”的、政府投资达到8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区投资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建议,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审议决定。目前正在筹备成立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资金要素、法律审查、产业尽调三个专班,对计划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进行审核。
(六)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坚持“服务企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理念,着力抓好签约项目的后续服务,对重点引进的项目扶上马再送一程,切实做好“安商工作”。加强与发改、自规、开发区等单位的沟通衔接,不断完善从项目审批、供地、建设到投产的跟踪服务机制,为招商引资项目早落地、早投资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推动项目签约后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推动平台公司现有厂房的腾退和清理,加快低效闲置土地的处置,充分运用智能制造产业园和豪德食品产业园的现有厂房,为明年新签约的项目提供厂房和土地要素保障。
答记者问
主持人: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记者1: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什么问题?
一是新引进的产业化重大项目不多,引进项目投资规模偏小,缺少有影响力、有聚集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二是有的项目对接不够及时,跟进不够紧密,在谈项目推进速度不够快。三是招商队伍,尤其专业性的人员力量薄弱,缺乏系统性的培训学习,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记者2:下一步工作安排有哪些?
(一)做好招商工作总体谋划
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助力淮河北岸新区建设。以延安路为轴,布局项目招引。在延安路沿线的核心片区,以数字经济、商业服务及工业服务业项目为主要招引方向。向西链接新材料零碳产业园,围绕零碳产业园总体规划,以海辰储能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的年产能4GWh储能智能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和链家绿能实业(上海)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5亿元建设的真空玻璃生产基地项目为切入点,着力招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下好绿色零碳产业先手棋,积极打造绿色零碳产业链条。向东链接沫河口化工园区,充分利用好化工园区的金字招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重招引电子化学品、生物医药和化工新材料等绿色低碳产业项目,让有限的化工土地资源匹配更优质的化工项目,充分发挥有限化工用地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
目前全区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单位工作开展的还不平衡,将在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给相关责任单位的基础上,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压实部门招商工作责任,调动各部门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统筹区投促局、驻外招商分局和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形成招商引资工作合力,更进一步的在全区范围内营造招商引资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严把项目质量关
摈弃“拾到篮子就是菜”的思维,聚焦投资强度、亩均效益、产业协同度、环保、能耗指标等因素,进一步强化项目初评、相关部门联评、完善第三方专家评审制度,精准测算项目的政策投入和产出,对重大招商项目进行认真的前期尽调,确保项目可行、政策合理。将一些投资实力不强、质量不高、发展前景有限的项目排除在外,为更优质的项目提供土地、厂房、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在签约后能够迅速开工、尽快投产、快速见效。
(四)提高招商队伍业务水平
通过强化自学、参加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方法开展招商引资业务培训,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招商礼仪、招商知识,了解地方区域优势及优惠政策等,提高投促局工作人员和驻外招商分局的招商综合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懂经济、懂政策、熟产业、会谈判的复合型、专业化招商队伍,切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