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030512/202412-00055 信息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内容分类: 决策落实 发布日期: 2024-12-18 17:22
发布机构: 淮上区应急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12-18
来源单位: 淮上区应急管理局 性: 有效
名  称: 2024年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文  号: 词: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2024年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12-18 17:22信息来源:淮上区应急管理局 浏览量:

一、防汛工作

(一)汛前准备情况

1、加强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制一是调整并明确了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重要堤防、蓄滞洪区行政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二是督促各镇和相关单位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职责,认清防汛的严峻形势,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落实办事人员,明确分工。

2、切实做好汛期准备工作切实做好度汛工程除险加固和应急维修工作针对全区度汛工程众多,防汛任务重的实际,我区于3月初,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队重点提防、涵闸、排涝泵站进行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筛选、汇总,并填写检查维修单,落实维修加固处理方案及专项经费进行汛前维修。检查维修区、镇两级骨干排灌泵站10余座,对淮干及内河圩堤各类涵闸进行启闭机上黄油保养30多座,并逐个进行启闭检测,确保运行正常

3、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为了确保汛期的安全,对全区范围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进行了排查和整治。对于一些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加强了监测和预警,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进行防范。同时,也对一些老旧房屋、地下管线等进行了检查和维修。确保汛前将全部问题和隐患整改到位,各项度汛措施落到实处。

4、扎实做好区防排涝工作由区城市管理局牵头全面排查城区防洪排涝设施运转情况,强化对城区低洼、易涝地区及下穿立交的排查,加强维护道路管网系统,清理堵塞管网,加快推进城市排水管网改造,以确保城区汛期排涝安全。

5、认真填写汛前检查责任卡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填写汛前检查责任卡,落实检查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行政负责人责任。

6、加强防汛物资筹措和防汛队伍落实根据我区实际,储备相应的防汛应急物质和建立防汛抢险群众队伍。目前,区人武部组建一支40人区级抢险队伍,用于淮上区汛期应急调配。全区已组织群众性巡堤查险队伍1000余人,筹措2万余条草袋草包、1000条麻袋、1.9万条编织袋、指挥车1辆,救生衣220件、无人机1台等防汛物资。

7、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修订完善《淮上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并要求各镇制定简便易行、面向实战的防汛预案。确保大汛到来时沉着应对,抢险工作紧张有序开展。

(二)汛期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成立淮上区防汛专家组和以区督查考核办、区农业水利、区应急局为成员的督查考核组,每天督察检查巡堤护坝人员值班值守及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市长要求督导各镇街巡查力度、人员配备等,防止靓淮河周边群众溺水意外发生。通过召开每日防汛会商会等专题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防汛任务有序推进。71818时,淮上区委常委副区长胡垒主持召开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会,启动级应急响应,要求所有单位提高认识,肩扛责任,在岗在位。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后,淮上区每日召开防汛会商会议,包保领导每天带队巡查督导各自辖区内防汛工作。

2、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淮上区共悬挂横幅百余条、张贴警示标语13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广泛宣传防汛知识,提高全员防汛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沿淮32值守点位配备喇叭、铜锣、口哨、报警器,在易积水地段树立警示牌和安全转移路线指示牌,每个防汛值守点都设置了包保人员公示牌、作战区域图、宣传条幅、救生衣、木棍、铁锹等装备物资,同时在人口集中地张贴洪涝灾害防御宣传挂图,制作防汛及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宣传栏,发放明白卡到户,大力宣传洪涝灾害防御等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3、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度汛安全为确保度汛安全,我区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全区的防汛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制定了《各镇及街道淮北大堤防汛工作包保网格表》,严格明确巡查人数、频次、内容,各镇街对淮河大堤开展常态化巡查及隐患排查,各镇街对沿淮大堤32个防汛值守点进行24小时全方位地毯式的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对重要的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做到水情、风险点随时掌握;发现透水、管涌等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叫应机制的时间要求逐级上报,做好防汛应急抢险各项措施;实行24小时AB岗值班制度和巡查制度。镇防汛指挥办公室以及各值班点保证在汛期每天有专人昼夜值班,各镇党政班子领导带队深入一线进行督查检查,确保安全渡汛,机关干部和各网格员手机保持24小时不关机,确保了通讯畅通。

4、配足防汛物资,建立健全防汛队伍。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淮上区累计投入41.1万元用于购买警戒绳、喇叭、口哨、报警器、宣传条幅、救生衣、木棒等装备,对储备的防汛物资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组织人员成立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并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业务素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集结,共同应对紧急情况。

5、制定淮上区汛期险情排查处置奖惩办法将奖惩机制传达到基层一线,做到上堤人员人人皆知,推动防汛责任人履职尽责,广泛发动群众主动查找汛期险情,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防灾防震工作

(一)贯彻落实

2024年5月8日在淮上区2024年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扩大)会议上领学安徽省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做好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今年我区前后经历两次自然灾害,一是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温骤降,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区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淮上区防冰冻雨雪灾害天气工作部署会议》就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我区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放救灾物资,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值班值守,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今年七月以来,淮河流域蚌埠段受上游来水影响,水位快速增高,七月十八日超过警戒水位,市防汛指挥部启动防汛应急三级响应。随后,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召开防汛工作会商调度会,根据防汛预案要求及时启动防汛应急三级响应,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到人协调有关部门部署应对,调度人员、物资、设备,应对各种防汛突发情况打下坚实基础。

2.宣传情况5.12、7.28、10.13等几个重要宣传日的时间节点,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为切实增强全区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对各类灾害的能力,淮上区积极谋划通过现场互动、广播喇叭、大屏幕滚动播放、知识讲座、防灾防震演练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3.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截至目前,淮上区已建立一支覆盖全区各个镇街、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总人数达到91人。其中每个镇街配备1-2名专、兼职灾害信息员,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兼职灾害信息员。均已全部纳入系统。

4.物资储备情况淮上区应急救援物资仓库位于淮上大道5229号蚌埠工业园区内,现存救灾物资棉被526条、毛毯126条、棉大衣326件、防寒服300件、防潮垫500个、折叠桌椅230套、手电筒59个等物资。淮上区防汛物资储备库位于淮上区防汛仓库位于淮上区恒大悦澜湾西北口小蚌埠排涝站院内,现存防汛物资粗绳50米、铁丝10号0.165吨、迷彩服22套、救生衣520件、铁锹50把、大锤48把、编织布7400平方米、潜水泵15千瓦3台、挖掘机1台、抗旱水泵15台、麻袋1000条、钢筋笼4个、草袋20000条、编织袋19000条、木桩340根等物资。均配备工作人员负责储备库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

三、防火工作

1、队伍、制度建设:成立森林防灭火领导小组,建立镇村联系机制,签订防火责任承诺书,组建防灭火专业标准化小分队,成立防火志愿者应急团队,制定全面系统的工作制度,实行奖惩办法。对工作不力、敷衍、擅自离岗脱岗,造成火灾危害的将给与罚款、辞退,造成经济严重损失的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科学管理:完善林长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力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要求科学精准细分网格,做到“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岗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保证湿地区域所有防火视频监控设备全天候监控,保证监控正常运转,保证发生火情信息畅通。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3、政策宣传:采取“固定式+移动式+定时式+入户式”等方法线下宣传和线上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景区入口处设立防火码,人员集聚地悬挂了23条横幅标语、30余块警示牌,印发了《淮上区人民政府森林禁火令》文件,并将其制作成大海报在周边村显眼处张贴宣传,配备森林防火宣传车辆,并定时进行移动音箱和小喇叭宣传,对周边群众进行入户宣传教育。利用抖音、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转发有关森林引发火灾的危害案例、重要节日大屏幕滚动播放森林火灾案例,进行森林防灭火知识普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工作开展:每年开展4次防火队员技能培训,重要节假日和秸秆禁烧时期,防火队员吃住在岗,特别是每年11月至来年4月底,森林枯叶及陈旧杂草堆积,火情易发。三汊河湿地管理处防微杜渐,对湿地隐患实行地毯式排查,发现一处整改一处。

5、防火四禁止:一是禁止违规农事用火。制止防火期及高火险天气时在森林防火区内烧田埂、杂草、秸秆、灰积肥、垃圾及烧垦开荒等行为。二是禁止违规祭祀用火。制止在林内焚烧纸钱、上香点烛、燃放花炮、焚香祭祀等行为。三是禁止违规生产性用火。未经审批、未在允许天气条件、未按操作规程开展计划烧除、烧疫木、点烧隔离带等行为。林区建设、施工单位未履行报备许可手续或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进行焊接、切割、等行为。四是禁止违规非生产性用火。湿地林区景区野外吸烟、篝火、烧烤、野炊和燃放花炮、放孔明灯等行为,以及有关规定禁止的其他违规用火行为。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防汛工作

1、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和以往防汛工作经验,对预案进行优化和细化,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预案的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预案内容和应急处置流程。

2、加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根据防汛工作需要,合理调整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同时,加强物资仓库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物资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物资质量。

3、强化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提高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定期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检验队伍的战斗力和协同配合能力,不断提高防汛抢险水平。

4、加强与周边地区的防汛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跨区域的洪涝灾害。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汇报工作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二)防火工作

1、深入推进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建立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确保火灾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2、加强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果。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形式多样的防火安全宣传内容,普及防火安全知识,提高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3、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救援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推动多种形式队伍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火工作,壮大队伍力量。

(三)防灾防震工作

1、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各项应急预案的管理和修订,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根据演练和评估情况,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2、加强防灾防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充实防灾防震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先进的救援装备和物资。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完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提高应急救援指挥效率。

3、加强防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普及防灾防震科普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提高公众的防灾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对学校、社区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防灾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防灾减灾科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防汛、防火、防震等各项防灾减灾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