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淮上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发布时间:2022-11-03 11:28 来源: 淮上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淮上区济社会发展总体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弥补短板,强化内涵、提高质量,统配资源、促进公平,深化改革、强力保障,以全方位打造淮上教育品牌拉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淮上教育在全市由局部领先到整体领先的跨越。

二、发展思路

——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坚持教育“十四五”发展目标与淮上区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满足现实需要,谋划远期目标,促进长远发展。发挥基础优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大趋势,破解瓶颈,加快淮上教育现代化进程。

——尊重规律,改革创新。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动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淮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重点,统筹兼顾。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坚持补齐短板和提高质量并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促进淮上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宗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解决教育发展所需、基层学校所困、人民群众所盼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

三、总体目标

明确目标沉淀内涵,打造教育强区。到2025年,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学前教育更加普及普惠,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充足的教育资源,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破解,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打造特色体育品牌赛事,提高我区体育工作影响力,完成县区“五个一”体育公共公共场馆建设和乡镇“三个一”场地建设。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淮上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重点任务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聚焦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思想品德、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落实每周1课时的少先队活动课。加强教材管理,全区中小学统一使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等国家统编教材。充分挖掘各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着力提升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集中宣讲活动。

2.完善学前教育公用服务体系,加快普及普惠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扩大公办普惠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在每个乡镇原则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园的基础上,规模较大村庄建有分园。规范小区套园管理,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数基本满足群众需求。各幼儿园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各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防止保教活动学科化、小学化的倾向,着力克服随意性,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规范盈利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2025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80%以上,其中公办园达到50%以上。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优化投入结构,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将学前教育投入列入区财政预算,逐年提高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提高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民办园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并向社会公示。落实幼儿精准资助政策,确保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得到资助。

三是严格依标配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公办幼儿园教师职工编制标准,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充分挖掘现有编制资源潜力,及时调剂补充公办园编制,探索实施政府购买第三方劳务服务,破解公办园、普惠园教师编制问题。民办园按照配备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各类幼儿园按规定配备卫生保健人员。严格执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标准,落实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力争2025年教师持证率达到100%。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依法规范从教行为,对违反职业行为规范、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不得从教。

四是完善监管机制,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强化幼儿园动态监管,落实年检制度。完善幼儿园基本信息备案及公示制度,建立幼儿园信息数据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畅通家长投诉渠道,推进家园共育工程。坚决遏制民办园过度逐利行为。落实相关部门安全保卫和监管责任,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立全覆盖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落实园长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法治和安全教育,提高家长及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3.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加快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按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根据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与流动等因素,科学编制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并加快落实。大力开展优质均衡县(区)创建活动,通过合理的行政资源配置,促进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配置、学校管理水平、教育质量、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等方面再提升,在全市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跻身全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行列。

二是加强教师交流和对口帮扶。采取定期交流、学校联盟、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将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年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必须条件。制定并认真组织实施城乡学校“手拉手”对口支援计划,组建城乡学校教研共同体,利用城镇学校资源优势,指导乡村学校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积极传播新理念,推动农村新课程改革。对参加支援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条件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可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4. 优化全区教育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提标工程。按照“立足长远、适当超前、就近入学、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结构科学,优化配置,规模适度,群众满意”的原则。加强城镇学校建设力度,有效扩充城镇学校学位,2025年基本消除大班额,满足城镇化进程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021-2022年实施项目

1.裔湾小学新建项目,在裔湾小区,规划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合并明德小学、淮丰小学。辐射淮丰村、裔湾村及苗台村部分。

2.正街小学新建项目。位于永乐路东侧、滨河路北侧,项目占地36亩,设计规划24个班,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0万元。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辐射四十米大沟以东、京浦铁路以西、淮上大道以南区域,包含丽景天成一期部分、金地苑、静天府等商住小区。

3.太平岗小学新建项目,在奥莱小镇建设中配套建设,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0万元。项目建成后,拆除现在的太平岗小学。辐射太平新村、星河世纪城。

4.盛世路小学(星河小学)新建项目。位于马园路东、丰康路南、丰泰路北侧地块,项目占地36亩,设计规划24个班,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计划投资5000万元。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辐射玖台花园、海吉星批发市场及项目周边区域。

5.滨河小学新建项目。位于盛中路和盛华路之间,滨河路以北,项目占地36亩,设计规划24个班,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计划投资6000万元。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辐射解放路以东、淮上大道以南区域,包含通城紫都南区、万达广场等。

2023-2025年实施项目

6.规划蚌埠八中北校区。蚌埠八中北校区新建项目。规模为45个班,容纳2250人,计划2023年8月开工建设,2024年9月完工并交付使用,把原八中初中部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原八中校区改为完小,缓解校舍不足问题。

7.规划小蚌埠初级中学,项目占地42亩,设计规划36个班,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7000万元。项目建成后,缓解蚌埠八中初中招生压力,辐射京浦客运线以西、四十米大沟、高速路以南区域(对口招生小学:正街小学、淮上实验小学(部分)、双墩小学、淮上实验小学北校区)。

8.沫河口、曹老集、梅桥三个镇中小学提升改造项目。计划为交通小学、陈郢小学、西楼小学、马放营小学、宋圩小学、三铺小学、沫河口中心小学、梅桥中心小学、胡口小学、曹老集中学、梅桥中学等新建教学楼、宿舍楼30000平方米,计划投资8000万元。

二是科学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在充分考虑生源的基础上,以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为原则,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有利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就近合并和改扩建为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同时与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相结合,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特色化、现代化建设。五年计划投资51000万元,计划新建中小学8所,改扩建中小学11所,新建、改扩建面积160000平方米。

5.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大提升。

一是坚定教师理想信念。加强学校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支部一亮点”基层党建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教师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标杆。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中小学校党支部书记。

二是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教师的补充和交流。按照核定的教职工编制,结合我区实际及时补充新教师,新聘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保证新聘教师质量。完善公办幼儿园教师补充机制,并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提升幼儿教师整体水平。2025年农村中小学校紧缺学科教师配备齐全。

三是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开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十四五”末,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加快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形成多层次和类型的骨干教师群体。组织实施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对全区农村教师进行轮训,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

四是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内,依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按照一定周期和比例,在区域内调配教师,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继续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

五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创新人事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努力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有效推进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机制。研究制订教师培训发展规划,为全区教师队伍发展做好保障。

六是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常态课堂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有效教学,从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努力打造务实、有效、高质的课堂,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民办高考成绩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义务教育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蚌埠八中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6.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一是普及推广信息技术,提升教育者信息素养。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专任教师配备教学用计算机,教职工设备配置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的需要;班级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课堂多媒体教学需要;办公场所配备适量计算机等数字化办公设备;专任教师配备可用于教育教学的移动智能终端。

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学生学习用公用计算机数量满足相关课程要求,保证上课时每人一机;学校公共空间配置合适的公用终端,班级配备适量公用计算机;实现统一认证管理,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学生学习、管理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等智能化校园环境。

二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形成新型教与学模式。关注学生成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重点建设一批在线智能教室、创客空间等智能学习空间;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探索混合式教学、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教学新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变革,利用“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慕课”重构教学内容,突破课堂边界,拓展教学时空。

五、保障机制

1.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推进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政治责任,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优先谋划、优先安排、优先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确保规划优先、投入优先、资源配置优先,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二是着力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

三是健全规划落实保障机制。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开展1次专题会议,统筹研究部署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过程监管、目标考核工作,协调重大改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的实施等工作。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

2.完善教育投入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努力实现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只增不减。力争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位于全市第一方阵。

二是强化政府部门责任担当。落实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等教育投入政策,税务部门足额征收,财政部门及时足额拨付,教育部门安排使用,确保不欠征、不截留、不抵顶正常教育拨款,不超范围安排使用。

3.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夯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教育管理的制度规范,以信息化的力量创新教育治理新模式,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建立健全教育依法行政机制。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双随机一公开”和明察暗访等方式,持续加大对教育领域突出问题的查处整治,实现教育治理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尊重教育发展规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减少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4.健全现代化教育督导体系。

一是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廉洁高效、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聘请区级督学和督学责任区责任督学,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三级督学机制,建立完善督学培训制度,促进督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二是建立完善督导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价体系,增强教育督导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健全区级人民政府和职能部门优先发展教育执行情况评价体系,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督导评估、检查验收、质量监测”职能,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保障教育事业优先优质发展。

三是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健全督导报告发布、结果公告、整改复查和问责制度,有效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实行教育督导约谈、限期整改和复查制度,建立督导评估“回头看”制度,让学校工作在督导过程中切实得到改进,促进学校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督导评价的结果应用,强化教育督导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加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学校坚持质量核心,实现教育向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