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规划】蚌埠市淮上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至2030年)

发布时间:2019-08-07 10:53 来源: 淮上区农林委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第一章      

 

第一节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精神,加快推进淮上区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皖农渔函〔2017〕110号)要求,开展《蚌埠市淮上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编制工作。

淮上区渔业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经济效益总体偏低,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亟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效益。淮上区水网交织,水域分布范围广,但全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渔业生态效益尚未有效发挥。如何拓展渔业功能,进一步发挥水产食品生产功能之外的生态环保功能和休闲体验功能,成为当下值得深思的课题。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是渔业管理的基本制度,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布局依据,是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规划将依据淮上区城乡建设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及全区水域滩涂综合承载力,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促进淮上区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渔业生态环保功能发挥。

第二节  编制依据

第一条  有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9.《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1.《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

12.《安徽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

13.《安徽省水功能管理保护条例》;

1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5.《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16.《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

17.《安徽省湖泊管理保护条例》;

18.《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

19.《安徽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

第二条  有关政策文件及规划成果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21.《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22.农业部令2011年第1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

23.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24.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经济物种增殖放流苗种管理的通知》;

25.《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

26.《安徽水功能区划(2004)》;

27.《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

28.《蚌埠港总体规划》;

29.《淮上区十三五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30.《淮上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年)》;

31.《淮上区湿地资源保护规划(2016-2020年)》;

32.《淮上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5年)》;

33.淮上区近年渔业统计资料。

第三条  规范性文件

34.《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

35.《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修订工作的通知》(皖农渔函〔2017110号)。

第三节  目标任务

第四条  规划期限

2018-2030年

第五条  规划目标

依据《安徽水功能区划(2004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淮上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相关文件,合理布局淮上区水产养殖生产,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引领淮上区渔业转型发展,示范推广湖泊净水增殖渔业模式,促进淮上区渔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  重点任务

近期(2018-2020年),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管理。

由相关部门组建规划实施督导组,完善全民所有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制度,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根据规划布局, 2019年12月底前完成限制养殖区养殖水域滩涂登记备案工作、养殖区水域滩涂确权登记工作及禁止养殖区养殖企业搬迁或关停工作。

中期(2021-2025年),加强渔业转型引导服务。

依托省内外水产科研院所高校的智力资源,对辖区内渔业从业人员进行常态化技术培训、指导,引领发展绿色生态渔业和高效设施渔业,探索建立与淮上区水域滩涂承载力相匹配的新型渔业模式,加速推进淮上区渔业转型发展,提高渔业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远期(2026-2030年),加强水域滩涂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建立水域滩涂资源有效保护机制,渔业利用、城市发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步入良性循环,成为淮上区宜居宜业城乡发展的生态支撑。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淮上区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全区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本区域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

——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要将饮用水水源地、湿地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湖泊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滩涂地养殖,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规划编制要与淮上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上位规划相协调,同时与水利、环保、港航、旅游、林业及乡镇城建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五节  规划范围

淮上区辖区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用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第七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

淮上区位于淮河北岸,北纬32°56′至33°05′,东经117°13′至117°38′。东与五河县大新镇和临北回族自治乡接壤;北与固镇县王庄镇和新马桥镇毗邻;西与怀远县魏庄镇和五岔镇相连;南以淮河为界;与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隔河相望。区境东西最长距离38.12公里,南北跨度16.36公里。现辖5个镇、2个社区,总人口26.8万人,总面积412平方公里。淮上区处于北京至福州、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交汇处,与合肥、徐州、宿州、阜阳、淮北、淮南、南京、滁州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交通区位优越。

二、地形地貌

淮上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梢。境内以平原为主,其中心及周边的地貌单元为淮河北岸河漫滩。现自然地坪在高程 16.50 m~19.00 m。

三、水域滩涂类型面积

淮上区水域滩涂可分为河流、湖泊、池塘、沟渠、湿地5大类型,总面积1961公顷。其中,河流面积529公顷、湖泊121公顷、池塘449公顷、沟渠462公顷、湿地800公顷。

1.河流

全区大的水系中,自然河流有两条,分别为淮河和北淝河;人工开凿的河流有清沟河、青二截水沟、四十米大沟、一号大沟和青年沟等。三汊河通过清沟河、青二截水沟与上游的黄马沟相连,下游通过北淝河与钓鱼台湖相通。

1)淮河:淮上区境内淮河长29.28km,宽146米,水域面积427公顷。蚌埠闸下游正常水位16.5~17.5m,正常水深7~8m。

2)北淝河:北淝河是淮河的一级支流,上接四方湖,下连三汊河湿地和钓鱼台湖,在沫河口汇入淮河。全长207km,流域面积148.9km2;河床最宽处40m,最窄处为22m;平均水深1~2m,最深3m;平均流速0.8~lm/s,最小流速为0.3~0.5m/s;年平均结冰期为60天。淮上区境内北淝河长34.2km,水域面积102公顷。

3)青沟河:人工开挖的河道。以怀洪新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流域位于北肥河、懈河之间;东部流域直接汇入三汊河,此区域由于地势低洼,水位常受到北淝河的顶托。

4)青二截水沟:从西北方向汇入三汊河。该河是人工开挖的河道,始于怀洪新河,全长10.2km 。

5)老淝河:纵穿三汊河的南北两部分,其上游源头已难觅踪迹,水源的补给主要依赖湿地西侧的清沟河和青二截水沟两条河流。枯水季节,水源河来水少,老淝河也基本处于干涸状态。主河道水深1~1.5m,河宽20~25m, pH值为6~7。

2.湖泊

6)钓鱼台湖:为沼泽化湖泊,与固镇县共有,属淮上区水域面积121公顷,其中曹老集镇55公顷、沫河口镇66公顷,水深1-2米。

3.养殖池塘

池塘面积449公顷,全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沫河口、曹老集、吴小街和梅桥4镇。

4.沟渠

现有较大河沟8条,水域面积462公顷。

5.湿地滩涂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曹老集、梅桥镇两镇交界处,距蚌埠主城区5km,南北长约7.0 km,东西宽为0.2~2.0 km,占地面积800 公顷,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兼有河流、湖泊、芦苇沼泽和库塘等多种湿地类型,是淮河流域湿地中保存较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自然湿地。

6.其他类型

——宜渔稻田

全区宜渔稻田5050公顷,主要分布于沫河口、曹老集和梅桥3镇。

第八条  自然气候条件

1.水文

南临淮河,北淝河横贯境内,属北淝河水系。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6~9月份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3月份为枯水期,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为2.00 m左右。

2.气候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兼有南方和北方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温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旱、涝灾害常有发生。

年平均气温摄氏15度,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9.4度(1969年2月5日),最高气温摄氏41.3度(1959年8月21日),年平均无霜期为216.8天,太阳辐射总量为119.1卡/平方厘米,夏热多雨,秋旱少雨,冬寒晴燥,常年干燥度为1.05.暴雨天气系统主要受涡切变和台风影响,大多出现6至9月份,期间约占全年的60%至80%,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雨量为837.8毫米,最大年降雨量1565毫米(1956年),最小年降雨量为376毫米(1922年),汛期暴雨集中,成灾暴雨多发生在7至8月份。降雨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是造成本区洼地洪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第九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钓鱼台湖已沼泽化,大部分水面已被围隔成养殖池塘围隔,其水生生物资源状况不作分析。根据现有研究报道,三汊河湿地水生生物资源状况总结如下。

1.浮游植物资源

根据张晓平等研究成果,三汊河湿地浮游植物7门59属81种(表1),其中绿藻门21属29种,占总种数的35. 8%,硅藻门13属22种(占27.2%),蓝藻门10属14种(占17.3 %),甲藻门5属5种(占6. 2%),裸藻门4属4种(占4.9%),黄藻门3属4种(占4.9%),金藻门3属3种(占3.7%)。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该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但不同水情期存在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其中丰水期以蓝藻为优势类群,平水期绿藻最多,枯水期硅藻占优势。

浮游植物总丰度变化范围为6.32×105ind./L~48.7×105ind./L,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5~2.96、2.29~3.77和0.32~0.51。

2.浮游动物资源

轮虫7科24种,其中臂尾轮科种类最多,共13种,占轮虫总种数的54.2%,为该湿地公园的优势类群;椎轮科、腹尾轮科、鼠轮科、疣毛轮科和晶囊轮科均为2种,镜轮科1种。轮虫丰度38.6ind./L~1984.8ind./L,其中丰水期(7月)平均丰度最高,为1408.7ind./L;枯水期(12月)平均丰度最低,为545.4 ind. /L;平水期(10月)平均丰度为731.3 ind./L。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分别为1.68~2.85和1.76~3.02。

3.湿地植物资源

共有湿地植物48科102属133种,蕨类植物(Pteridophyta)有3种,为满江红(Azollaimbricata )、槐叶苹(Salvinia natans )、苹(Marsilea quadrifolia );裸子植物( Gymmospermae)有1种,为池杉(Taxodium ascendens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的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湿地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96.08%和96.99%。

植物区系:热带分布型植物有34个属,占总属数的34.34%;温带分布型植物有31个属,占总属数的31.31 %。说明该区湿地的植物在区系上体现了淮河流域南北气候过渡带的特点。世界广布种植物有30个属,占总属数的30.30%;地中海分布型占1%;东亚分布型占3%。

4.鱼类资源

淮上区水系发达,河湖通江达海,鱼类物种资源较丰富,以鲫、鲤、鳊、等鲤科定居性鱼类为主。近年来,由于养殖围网阻隔,湖泊生境碎片化严重,水生植被消亡,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小型化、低龄化现象十分突出。

5.鸟类资源

三汊河湿地位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优越,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和迁飞驿站。该区湿地的鸟类包括古北种、广布种和东洋种。该区有鸟类11目27科78种,其中涉禽15种,游禽9种,猛禽3种,陆禽4种,攀禽、鸣禽共47种。

第十条  水域环境状况

根据安徽省环保厅水质监测数据,淮河干流马城监测点溶解氧6.64 mg/L、高锰酸盐指数2.99mg/L、氨氮0.179mg/L、pH7.84,水质总体达Ⅱ类。2017年安徽省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12个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1.7%(11 个)。淮河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与上年同期相比,安徽省淮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北淝河、清沟河、青二截水沟水质:北淝河、青二截水沟的氨氮为地表水Ⅳ类水标准,清沟河的氨氮为国家Ⅴ类水标准。三条河的硝酸盐含量均达国家Ⅰ类水标准。青二截水沟的亚硝酸盐含量达国家Ⅱ类水标准,其余两条河的亚硝酸盐含量达Ⅲ类水标准。三条河地表水的总磷含量均达到国家Ⅱ类水标准;pH值都在6.5~7.0之间,达到国家I类水标准。

淮上区池塘水源来自地表雨水径流,农田及居民区有机污染物随径流汇入池塘水库,无工业污染源,水质能够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第十一条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1.养殖区池塘

养殖池塘承载力受养殖投入强度、技术模式、管理水平和环境约束力等因素影响,差异性较大。按安徽沿江地区标准化养殖池塘平均投入强度、管理水平推算,淮上区养殖池塘养殖容量以低于30吨/公顷为宜,全区346公顷池塘渔业总承载力约为10380吨。

2.宜渔稻田

根据安徽沿淮地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平均投入强度和生产水平,淮上区宜渔稻田养殖虾、鳅等特色水产品的鱼产力约2.25吨/公顷,全区5050公顷宜渔稻田渔业总承载力为11362吨。

3.限养区池塘

钓鱼台湖大部分水面已沼泽化,被围隔成池塘,故其承载力按限养池塘测算。全区限养区池塘总面积224公顷(含钓鱼台湖水面),以发展轻简型、生态休闲型渔业为主,平均承载力按7.5吨/公顷计算,总承载力1680吨。

4.禁养区水域

淮河、北淝河、淝淮新河为公共水域,为行洪区或航运区,三汊河湿地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均不作承载力评价。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第十二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全区养殖总面积942公顷亩,其中池塘567公顷、湖泊河道三网养殖228公顷、河沟147公顷、宜渔稻田166公顷。近年池塘、湖泊、河沟及稻田养殖面积基本稳定。

2014年以来水产品年产量稳定在4.610万吨以上,2015年和2016年产量增幅分别为4.41%和2.65%,增幅不显著(图1)。

2014年名优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14.49%,2015和2016年其比值分别为6.87%和7.43%,名优水产品比重偏低,渔业以传统大宗鱼类养殖为主(图2)。

1  2014-2016淮上区水产品产量变化(单位:吨)

2  2014-2016淮上区水产品结构变化(单位:吨)

第十三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根据《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淮上区“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6-2020年)》等规划文件,淮上区将秉承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兴产业再布局,打造成新型工业集聚区、商贸物流核心区和宜居宜业新城区。充分发挥淮上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统筹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十三五”末,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5%以上,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0%,城乡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初步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领域,加大三汊河湿地和金山湖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与生态休闲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和医疗保健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到2020年,打造3A级旅游景区2个,力争将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建成4A级旅游景区。

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增长模式,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销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启动北淝河、三汊河、金山湖水系整治和水生态保护建设,实施城市景观水系建设工程,增强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扩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重点发展甲鱼等水产品养殖。

第十四条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根据蚌埠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蚌发〔2017〕11号)全市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农业多功能潜力,依托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产品等资源,利用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载体,在依法用地的前提下,以“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林、水利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近郊以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为主,远郊以发展高效、特色、规模农业为主。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淮上区水域资源相对丰富,但渔业开发利用水平低。高附加值的名优水产品比重明显偏低,渔业三次产业比例失衡,亟需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以信息化、设施化为特征的现代设施渔业、休闲体验渔业以及稻田复合渔业,是淮上区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积极迎合我国社会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水产品消费需求和生态环保需求,依据全区生态空间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取向及水域滩涂渔业承载力,科学匹配,合理布局,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以健康养殖、资源节约、延伸产业为方向,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使传统渔业向生态兼容型、产业融合型渔业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现代设施渔业、休闲体验渔业及稻田复合渔业。发挥本规划的约束和引领作用,提高养殖水域滩涂利用率,实现全区养殖水域滩涂有效管控和科学利用,妥善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第三章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第九节  功能区划概述

依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2015年3月27日修正版)、《安徽省湿地保护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五号)、《淮上区“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6-2020年)》(淮政办〔2017〕24号)、农业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农渔发〔2016〕39号)、《淮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法规文件,以及淮上区养殖水域滩涂渔业承载力,划设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3大功能区。

第十节  禁止养殖区

一、湿地保护区(代码:1-1)

1.范围

1)三汊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全部水域滩涂(图10.1),各拐点坐标为:

1.(117°19′46″E,33°1′41″N);

2.(117°20′12″E,33°1′52″N);

3.(117°20′4″E,33°1′53″N);

4.(117°20′10″E,33°2′28″N);

5.(117°20′6″E,33°2′35″N);

6.(117°20′16″E,33°2′41″N);

7.(117°20′34″E,33°3′10″N);

8.(117°20′42″E,33°3′30″N);

9.(117°20′43″E,33°3′41″N);

10.(117°21′38″E,33°3′45″N);

11.(117°21′41″E,33°3′41″N);

12.(117°21′40″E,33°3′48″N);

13.(117°22′0″E,33°4′21″N);

14.(117°21′53″E,33°4′22″N);

15.(117°21′40″E,33°3′56″N);

16.(117°20′43″E,33°3′51″N);

17.(117°20′36″E,33°3′37″N);

18.(117°20′28″E,33°3′30″N);

19.(117°20′19″E33°3′11″N);

20.(117°19′56″E,33°2′60″N);

21.(117°19′40″E,33°2′59″N);

22.(117°19′26″E,33°3′4″N);

23.(117°19′37″E,33°3′46″N);

24.(117°19′42″E,33°3′53″N);

25.(117°19′39″E,33°4′2″N);

26.(117°19′36″E,33°4′0″N);

27.(117°19′38″E,33°3′52″N);

28.(117°19′33″E,33°3′46″N);

29.(117°19′21″E,33°3′16″N);

30.(117°19′20″E,33°2′50″N);

31.(117°19′45″E,33°2′7″N);

32.(117°19′35″E,33°1′56″N);

33.(117°19′43″E,33°1′48″N);

34.(117°19′39″E,33°1′42″N)。

10.1  三汊河湿地图

(2)蚌埠闸湿地公园全部水域滩涂(图10.2),各拐点坐标为:

1.(117°16′40″E,32°57′39″N);

2.(117°16′51″E,32°57′52″N);

3.(117°17′17″E,32°57′46″N);

4.(117°17′15″E,32°57′33″N)。

10.2  蚌埠闸湿地图

2.管理措施

1)禁止用于水产养殖,禁止非法捕捞;

2)依托省内外水产科研力量重点对三汊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内渔业资源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查明其水生生物本底资源状况,了解重要经济鱼类种群、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及饵料生物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建立渔业资源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

3)按现行行业规范科学实施增殖放流,恢复土著鱼类资源,调控水质净化鱼类功能群密度,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稳定性;

4)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渔业;

5)加强渔政监管和渔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

二、河道行洪区、堤防安全保护区、航道(代码:1-2)

1.范围

1)淮河淮上区段行洪区,上游至怀远、禹会区交界处,下游至五河、凤阳交界处;

2)北淝河淮上区段行洪区:上游至怀远交界处,下游至淮河交汇处;

3)淝淮新河全部水域。

2.管理措施

1)禁止用于水产养殖;

2)禁止非法捕捞,科学监测捕捞应征得县渔业主管部门许可,在限定水域、限定时间内进行;

3)依托省内外水产科研力量开展水生生物本底资源调查,了解重要经济鱼类种群、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及饵料生物种群结构数量动态,各河流分别建立渔业资源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

4)现有养殖网箱及捕捞网具应限期拆除;

5)加强渔政监管和渔政基础设施建设,保护野生水生生物资源极其生境。

三、城镇空间区域(代码:1-4)

1.范围

全区城镇建设区域内池塘、河沟等类型水域,具体范围以《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及各乡镇、街道城镇空间规划为准,包括淮上区核心城区及工业区内池塘河沟,具体范围:大致沿“苗台子——黄台子——东庙村——高井村”以南池塘、河沟。

2.管理措施

1)区域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池塘、河沟等类型水体,应限期搬迁或关停;

2)目前尚未开发的池塘、河沟等类型水体,加强监管,禁止用于水产养殖。

第十一节  限制养殖区

四、城郊生态缓冲区、湿地保护区(代码:2-1)

1.范围

1)宁洛高速以南除禁养范围以外区域内池塘、河沟等水域,池塘总面积103公顷;

2)淮上区境内钓鱼台湖湿地保护区全部水域滩涂,总面积121公顷。

2.管理措施

1)发展轻简型、洁水型、服务型休闲观光渔业,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2)禁止大量投饵施肥等高污染方式养殖;

3)禁止施用违禁药物。

第十二节  养殖区

五、淡水养殖区(代码:3-2)

1.范围

全区宜渔池塘、河沟(禁养区、限养区除外),总面积346公顷,主要分布于梅桥、曹老集、沫河口3镇。

2.管理措施:

1)禁止大量投饵施肥等高污染方式养殖;

2)禁止施用违禁药物;

3)鼓励发展池塘养殖与稻田湿地相结合的生态渔业方式;

4)鼓励发展循环设施渔业模式,推广生物调水技术、尾水净化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

5)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六、其他养殖区(代码:3-2-4)

1.范围

全区宜渔稻田,总面积5050公顷,主要分布于梅桥、曹老集、沫河口3镇。

2.管理措施:

1)禁止大量投饵施肥等高污染方式养殖;

2)禁止施用违禁药物;

3)鼓励发展稻—虾、稻—蟹、稻—鳖等生态环保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生物调水技术、尾水净化技术等绿色生产技术。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淮上区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项保持密切沟通协调,统筹分析,合力推进,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

完善养殖水域滩涂监管和审批制度,制定禁养区渔业退出方案,限期搬迁或关停。对限养区水域滩涂加强监管指导,引领发展以种休闲体验为主的轻简型生态休闲型渔业模式。对养殖区水域滩涂进行确权登记,核发养殖证,并加强技术模式引导服务。

第十五节  加强水域滩涂资源保护及其生态修复

加强养殖区、限养区水域滩涂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防止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输入,尤其防止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根据水体承载力,引领发展绿色生态渔业和高效设施渔业,推广微生物制剂调水技术、尾水生物净化技术;严格养殖投入品管理,禁止投喂冰鲜鱼养殖,禁止施用违禁药物;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第十六节  其他保障措施

通过公告、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种形式,加大规划实施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规划关于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划定的有关内容,明确禁养、限养、可养范围。

依托省内外水产科研院所高校的智力资源,对辖区内渔业从业人员进行常态化技术培训、指导,推广渔业新技术模式和环保理念,提升渔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第五章    

 

第十七节  关于规划效力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约束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第十八节  关于规划图件

规划图为规划文本附件,具有与文本同等的效力。


附件1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表

一级

二级

三级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1

禁养区

1-1

三汊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各拐点坐标见正文;

蚌埠闸湿地公园全部水域滩涂,各拐点坐标见正文。

1-2

淮河淮上区段行洪区航道:上游至怀远、禹会区交界处,下游至五河、凤阳交界处;

北淝河淮上区段行洪区:上游至怀远交界处,下游至淮河交汇处;

淝淮新河行洪区全部水域滩涂

1-4

城镇空间区域:全区城镇建设区域内池塘、河沟等类型水域,具体范围以《蚌埠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及各乡镇、街道城镇空间规划为准,包括淮上区核心城区及工业区内池塘河沟,具体范围:大致沿“苗台子——黄台子——东庙村——高井村”以南池塘、河沟。

2

限养区

2-1

宁洛高速以南除禁养范围以外区域内池塘、河沟等水域,池塘总面积103公顷

淮上区境内钓鱼台湖湿地保护区,121公顷。

2-2

 

2-2-1

 

2-2-2

 

3

养殖区

3-1

 

 

 

3-2

淡水养殖区

3-2-1

全区宜渔池塘、河沟(禁养区、限养区除外),总面积346公顷,主要分布于梅桥、曹老集、沫河口3镇

3-2-4

全区宜渔稻田,总面积5050公顷,主要分布于梅桥、曹老集、沫河口3镇。

附件2  

淮上区水域滩涂统计表

(单位:亩)

乡镇

池塘

湖泊

河沟

稻田

总计

曹老集镇

1325.3

820

2481

176.5

 

沫河口镇

2799

1000

2813.6

15109.1

 

吴小街镇

1288

 

665

 

 

梅桥镇

1069

 

440

 

 

小蚌埠镇

260

 

530

 

 

合计

6741.3

1820

6929.6

15285.6

15490.9

 

 

 


附件3  

淮上区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规划图

 


关于印发蚌埠市淮上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至2030年)的通知.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