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2024年度工作总结
学校常规管理的建立和完善是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校在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创文明和谐校园,办群众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以“务本”为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全方位打造学校品牌。下面将从党建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向总结我校常规管理工作。
一、学校概况
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250余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其中,市级名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78余人,现有91个教学班,4400余名学生。学校先后被评为“蚌埠市特色小学”、“蚌埠市首批传统文化进校园示范校”、“蚌埠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实验校”“安徽省巾帼文明岗”“安徽省最美校园书屋”“安徽省文明校园”和“全国校园足球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围绕“创文明和谐校园,办群众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务本”这一办学灵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2024年度共有13位老师获得区数学优质课比赛一、二等奖,其中1人获得优质课市二等奖。12位老师获得四赛区市级比赛一、二等奖。5位教师顺利通过二级教师资格,6位教师顺利取得一级教师资格,2位教师获得高级教师资格。学校不断有新的课题立项并取得研究性成果。2024年末学校顺利通过蚌埠市集团化办学的验收工作。
二、党建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素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校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进一步领会把握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广大党员、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学习,扎实推进常态化制度化。
(二)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引导优秀教师靠拢党组织,以在教学第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教育,进一步做好培养教育考察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党员需求,做好服务党员工作,建立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明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在重要的节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永恒课题。我校始终把建设一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富有现代气息、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管理的重要位置。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
一年以来,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区教育局机关效能作风建设的各项禁令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要求每位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二是集中培训,学校定期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邀请我校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大家分享教育心得,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为加快教科研骨干教师培养,充分调动学校教科研骨干的力量,学校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赛课”,并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每师一课”等。校级领导和中层班子全部下沉到各学科组随机听课,对集体备课质量进行实际考核。学校积极协助配合陈玉红名师工作室开展各级各类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淮上区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各年级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活动,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教学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综合素养更是得到全面提升。数学、英语学科参加区市级优质课、四赛评选。承办市级智慧课堂展示课、承办市级“学习路径的一致性”数学教学研讨课、组织市级优质课观摩,建立数学培优班。各学科积极参加学科素养大赛,建立学校试题库和错题集。各学科积极参加学科素养大赛,建立学校试题库和错题集。
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学校依据“双减”政策文件精神指导,设计“金色童年”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内容,如绘画、剪纸、书法、合唱、舞蹈、足球、篮球、排球、田径、竹笛、武术、鼓号队、科学实验、经典诵读等近30门艺体类和科普类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此外,德育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我校已经形成了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韵律操比赛、合唱比赛、经典诵读比赛、文明小卫士、书香少年、美德少年等多个学校德育传统项目。特别是“年级主题活动”,学生每升入一个年级都会有不同的主题的活动,如“合唱比赛”“经典诵读”等,不管学生成绩如何,能力如何,我们要求每个班级需全员参与,我们希望六年的小学生活能给每个孩子心里种下一颗“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种子,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可持续发展。
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规范延时服务的内容,实施分时、分层服务。第一时段为作业辅导,让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第二时段——兴趣拓展时段,开展丰富的学科拓展和社团活动。如思维拓展活动,学生在数学拓展学习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足球小将”课程,通过技能技巧训练,强健体魄,磨练意志品质;“七彩绘”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对色彩的感悟,描画出对世界的理解……
五、安全管理
(一)安全防范,建和谐校园
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为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建立了立体安全防护网,确保二十四小时立体值班制度。每一天,学校有以下几种值日:校级领导值日,中层人员值日,教师值日,对当天学生课间、上学、放学的安全负直接责任;门卫值日,二十四小时值班,防止外来闲杂人员进入,从而形成了学校安全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疏散演练。上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健康教育课,组织观看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题片,开展主题鲜明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渠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学校多年来无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违法刑事案件.
(二)校园环境,常抓不懈
校园环境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利用制度化的管理,规范师生行为,确保校园环境达标。
以上就是我校常规管理工作的简要梳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细化完善,例如,学生德育管理及教学管理思路仍不很清晰,需要在细节上继续打磨;课程创新意识还不够等等,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奋进,办群众满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