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沫河口镇2024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2024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淮上区“四区”发展定位和镇党委提出的建设“产城融合示范镇、现代农业重点镇、基层治理样板镇、乡村振兴先进镇”目标任务,团结拼搏,埋头苦干,全力改作风、抓项目、惠民生、创幸福,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活力更强、优势充分释放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一)聚焦产业发展,建设产城融合示范镇
“一产”重点发展莲藕、水稻。通过土地流转、农事托管,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良种供应、机械耕种、测土配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五统一,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产”结合村庄规划修编,预留产业用地,建设乡村振兴车间,围绕园区配套、农副产品深加工招商引资。“三产”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一是依托北淝河万亩莲藕基地、千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沫河口创意农业产业园、农业主题展馆等项目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二是通过稻米、莲藕、荷叶、秸秆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全过程的展示,满足游客“求新、求知、求奇”的心理,发展工业旅游;三是发掘清代盐卡遗址、北淝闸水利公园、官马大道、四铺清真寺、华严禅寺等历史遗存,通过修复重建、串点成线,再现千年古镇。
(二)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做实现代农业重点镇
积极稳步推进2023年扶持村项目及陈桥村仓储项目、信湾村鱼塘养殖项目,在大柏村建立集特色农产品展示、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电商物流于一身的沫河口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加快五营研学基地建设。利用“一事一议”“民生实事”等项目资金,继续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公益性公墓建设等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积极申报“四好”农村路项目,逐步消除村庄“断头路”“水泥路”,改造一批老旧道路;继续申报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资金,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力争“十四五”末全镇所有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提高农业生产质效,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三)聚焦党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样板镇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升,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全面推行“门前三包”,发动群众自己动手清洁家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村庄保洁市场化运作,支持洪集、姚宋等村先行试点。推深做实“路长制”,常态化开展爱路护路行动,推动县乡道路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实施北淝河入淮口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区域环境整治,打造“靓淮河”节点性工程。全力保障三铺大沟、沫冲引河和北淝河生态湿地项目用地和施工环境,改善重点水体水生态环境。启动沿淮村庄沟塘水系连通工程,逐步消除黑臭水体;开展电信杆线专项整治,清理“空中蜘蛛网”。
(四)聚焦壮大镇村财力,做强乡村振兴先进镇
做大镇级投融资平台公司,将镇政府闲置资产、物业管理配套用房、国有林权、乡镇企业资产等装入平台公司,进行融资、建设,增强“造血”功能;认真研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提前谋划储备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结合农村“三资”清理,全面摸清家底,分类制定村集体经济增收措施,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整合资金入股、开展经营服务、发展物业经济”五措并举,使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可持续增收机制。
(五)坚持提质增效,深化作风建设
铸牢忠诚之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护城河”“防火墙”;厉行法治之举。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砥砺斗争之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点燃敢比敢拼、争先进位的干事热情,廉洁自律,永葆清廉之心。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毫不松懈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财力用到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的“刀刃”上;恪守为民之责。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心中有民,心系民盼,务实担当,践行民意,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有盼头、有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