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区营商环境和投资促进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2-19 19:01 来源: 淮上区营商环境和投资促进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大、政协的指导、关心下以及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北岸扩容、拥河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建机制、补短板、强基础、抓落实,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相关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我局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3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上海申能风光储新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协议引资193.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赴深圳、上海、宁波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活动40余次,接待各地企业家来访90余次。全年省外到位资金90.69亿元,较去年提升了11.73个百分点。

(二)营商环境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目前,省市未反馈2024年三、四季度考核结果。第一季度位居全市第4名;第二季度位居全市第2名。17项营商环境指标领域第一季度考核得分95.17分,位居全市第6名;第二季度考核得分96.88分,位居全市第8名,较上季度后退2个位次。企业诉求办理方面第一季度考核得分98.82分,位居全市第6名;第二季度考核得分99.69分,位居全市第5名,较上季度前进1个位次。第三方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第一季度考核得分98.45分,位居全市第1名;一季度成绩带入二季度使用。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招商引资工作举措

一是高位推动。成立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推进、制造强区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定期调度出台了《2024年淮上区“招商引资”指导目标》,结合各部门的资源禀赋,按引进项目数量、项目线索对各部门分类量化考核。在成立上海、深圳、宁波三个驻外招商分局和生物化工、新能源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三个产业分局的基础上,增设北京招商分局,并对招商队伍进行调整,强化驻外招商力量。

二是灵活招商。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时调整招商工作的策略打法,积极适应招商引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在积极推进全员招商的基础上,开展中介代理招商或委托招商,继续保持与上海、深圳等地的招商中介机构在项目推荐、招商推介等领域深度合作,通过招商中介接触更多的项目线索,作为日常招商引资工作的补充。加强与本地、异地商会联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挖掘商会手中的项目资源。积极参与国际新材料大会、2024中国(蚌埠)玻璃产业新技术博览会、蚌埠.温州产业合作恳谈会等重大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做好宣传推介,让更多的客商知晓淮上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吸引他们来淮上区投资兴业。

三是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强化自学、参加业务培训、业务交流等方法和手段,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招商礼仪、招商知识,了解地方区域优势等,提高我局和驻外招商分局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懂经济、熟产业、会谈判的复合型、专业化招商队伍,切实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二)营商环境工作举措

1、贯彻落实服务企业“挂号制”

落实“诉求响应一持续跟踪一问题反馈一办结销号一整改提高”的闭环工作机制,全力解决诉求,全年累计收集企业诉求43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以上。

一是真心真情解决企业难题。要求区直各部门、镇街、开发区、包保干部,把为企解决难题和诉求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印发了工作提示单28件,工作督办单9件,每季度全量回访诉求规上企业、重点项目1000余次,督促整改27条,企业满意度得到迅速提升。

二是切实加强专题业务培训。全年先后开展面向全区相关部门的营商环境业务培训4次,通过专项业务培训,提升全区从事营商环境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全年营商环境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狠抓平台诉求办理满意度。坚持每季度在省、市考核之前对351家包保企业、20个重点项目进行全量回访,测评包保干部包保完成情况和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整改情况纳入季度考核。对疑难企业诉求,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推进解决。今年以来,区政府先后召开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30余次,累计解决历史遗留复杂办件企业诉求20余件,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2、健全制度与机制

一是不断健全机制。相继出台了《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方案的通知》落实文件、《淮上区企业诉求“挂号制”暨现场办公活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落实联系包保企业工作机制的通知》。每个季度根据省、市考核变化,及时制定下发《关于做好季度营商环境考核工作的有关通知》等机制;增强了全区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做好营商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为创优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

二是强化全链条服务。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交流互动渠道,强化问题导向,规范问题办理反馈。利用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结合现场办公活动、领导接访等渠道,规范受理、转办、交办、督办、反馈评价流程,及时收集、回应企业诉求。企业诉求做到一口收办。7月4日,召开淮上区现场办公活动,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诉求和困难,采取清单式推进、闭环式管理。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招商工作总体谋划

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助力淮河北岸新区建设,以延安路为轴,向东西两方向延伸,布局项目招引,促进二产三产相融合。在延安路沿线的核心片区,以数字经济、商业服务及工业服务业项目为主要招引方向。向西链接新材料零碳产业园,围绕零碳产业园总体规划,着力招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下好绿色零碳产业先手棋,积极打造绿色零碳产业链条。向东链接沫河口化工园区,充分利用好化工园区的金字招牌,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着重招引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等产业项目,让有限的化工土地资源匹配更优质的化工项目,充分发挥化工用地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严保招商引资项目质量

摈弃“拾到篮子就是菜”的思维,聚焦投资强度、亩均效益、产业协同度、环保、能耗指标等因素,进一步强化项目初评、相关部门联评制度,精准测算项目的政策投入和产出,对重大招商项目或需要政府资金支持的项目,协同区平台公司安排尽调,确保项目可行、政策合理。将一些投资实力不强、质量不高、发展前景有限的项目排除在外,为更优质的项目提供土地、厂房、能耗指标等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在签约后能够迅速开工入库、尽快投产入规,从源头把控降低“四未”项目比例。

(三)积极探索基金招商

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势必要向市场化招商迈进,从丰富我区基金数量和体量方面入手,最终到“基金丛林”体系建设,搭建适合我区的基金业态体系。现阶段,继续密切与开展合作的几家基金公司的联系,推动基金与招商的深度合作。借助专业基金团队的优质项目储备、项目评判、投资估值等能力优势,吸引项目来淮上区投资,打通合作的“筋脉”。

(四) 抓实营商环境工作推进。

一是进一步提升为企服务工作质效。依托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清单化、闭环式抓好企业诉求办理,对企业合理诉求“能办尽办、应办尽办”。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持之以恒开展现场办公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二是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根据工作实际适时修订《淮上区营商环境工作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促进工作提质增效。对有关部门工作消极、配合度不高的问题。将与纪委、督查考核办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三是以点破面解难题。逐步从解决具体问题向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转变,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实现突破。力争实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逐步提高我区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企业知晓率,助力打造北岸核心区,不断提升淮上新区营商环境建设新高度。

 

 

 

 

                  淮上区营商环境和投资促进局

                        2025年2日1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