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河口镇:“护苗”深耕聚合力 守护清朗文化空间
近年来,沫河口镇始终将“扫黄打非”工作置于维护文化安全、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战略高度,坚持系统治理、源头防控与全民共治相结合,精心构筑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防护网络,有效涤荡文化尘埃,守护了辖区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高位推动,织密组织保障“一张网”。 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强有力工作格局。成立由党建办牵头,派出所、行政执法队、市场监管、司法所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联动执法,形成监管合力。全面推行“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镇24个行政村精细划分为156个基础网格,确保责任到人、监管无死角。通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工作例会,不断提升网格员、志愿者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筑牢一线识别、预警与处置的坚固防线。

护苗先行,筑牢校园周边“防火墙”。聚焦校园这一关键阵地,整合行政执法、派出所、平安办及学校安保力量,常态化设立“护学岗”,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密切关注文化环境动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护苗”专项行动,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折页、举办“绿书签”承诺签名、开设辨别非法出版物微课堂等形式,生动揭示“黄”“非”危害,筑牢师生思想防线。组建由党员干部、教师代表、热心家长构成的“护苗”志愿巡查队,定期对校园周边书店、文具店、复印店、流动摊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实现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坚决清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
资源整合,延伸基层服务“辐射圈”。大力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标准化建设与效能提升,实现全镇25个站点有效覆盖并深度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阵地。依托这些平台,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护苗·网络安全课”“亲子共读好书”等特色主题活动逾30场次,惠及全镇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成功构建“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的良性传导机制。
多维宣教,唱响全民共治“主旋律”。创新宣传载体与方式,线上充分利用村组微信群、公众号、应急广播(大喇叭),线下灵活运用宣传栏、电子屏、赶集日、村民代表大会、文化惠民演出等场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案例,广泛宣传“扫黄打非”法律法规、工作成果及举报途径。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覆盖群众超8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积极培育“护苗”宣传骨干队伍,鼓励群众通过便捷渠道举报涉“黄”涉“非”线索,营造出“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浓厚社会氛围,使“扫黄打非”理念深入人心。
协同亮剑,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检查机制,统筹镇党建办、派出所、文化站、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力量,聚焦校园周边、集镇街区、交通枢纽、快递物流网点等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高频次、滚动式专项检查与集中整治行动达50余次。严厉查处销售非法出版物、侵权盗版教材教辅、传播网络有害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形成有力震慑,确保文化市场持续健康、稳定、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