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筑基,物质文明富乡村。龙庙村深谙“仓廪实而知礼节”之理,以产业兴旺夯实文明根基。创新“示范+帮带”模式,将党建优势融入产业发展脉络,一个蔬菜协会党小组成为引擎。2024年,村集体投资百万元建成10亩智能菌菇养殖基地,年增收益预计达25万元。362亩经济林、420亩精养鱼塘全年产值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攀升至7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左右。富民产业为乡村文明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滋养。
生态塑形,环境文明靓家园。紧抓乡村建设机遇,精雕细琢人居环境。10公里崭新生产路、5座便民桥涵贯通阡陌;清淤沟塘8000余方,让水脉重焕生机;400余盏路灯点亮村民归途;投资170余万元的污水处理站守护一方清水。电网升级、自来水入户、水利兴修等工程普惠千家万户。如今村内道路硬化亮化、绿树成荫,排水通畅,2处村民游园与1处为民服务中心、投资10多万元的文化广场及健身设施相映成趣,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已然成型。
文化铸魂,精神文明润心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精神高地,图书阅览室、科普活动室等5个功能场所书香弥漫、智慧流淌。一支活跃的舞蹈队志愿服务队定期起舞,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文明实践服务队深入群众,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移风易俗润物无声,“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承文化根脉,极大增强了村民归属感与向心力。
治理创新,乡风文明树新风。探索乡村善治新路,创新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巧用“红黄榜”正反激励,将文明有礼、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等美德细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积分,让抽象村规有了“看得见”的标杆、“比得了”的镜子。此举有效激发了村民自治热情,推动陈规陋习悄然改变,崇德向善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