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以来,淮上区小蚌埠镇按照扩大管理权限、完善政府功能,统筹机构设置、提高运行效率,集中审批服务、推进综合执法等任务要求,探索构建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推动实现区域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双提升。
突出党建引领 机构职能运行不断优化
深化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重点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为民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和城镇规划建设等职能,按照“贴合实际、便于对接、高效运转”的原则,调整优化经济发达镇机构设置,构建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综合设置“六办两中心一站一队”10个工作机构,即:党政办公室、党建综合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综治中心)、城镇规划建设办公室、产城融合发展办公室(统计工作站)、农业农村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为民服务中心(卫生健康中心、民政所、就业和服务保障事务所)、财政金融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综合执法队。并把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派驻机构纳入镇党委、政府统一指导协调,乡镇对各类机构统筹力度持续增强。
用好“五大平台” 履职尽责能力不断增强
搭建“党建综合平台、经济发展平台、综合治理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为民服务平台”等“五个平台”,按照“一对多”“多对一”的模式,科学设置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城市管理等56个岗位,实行“平台+机构+岗位”和“五大平台运行机制”。如:将平安建设办公室(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纳入综合治理平台,设置信访维稳、综合治理、警民调解员等9个岗位,实行委员会领导机制、月度联席会议机制、专案联合处理机制;将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督管理所、派出所、司法所纳入综合执法平台,实行“1+X+Y”综合执法模式,形成“镇呼区应、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好执法“最后一公里”问题。制定《小蚌埠镇干部平时考核方案》,所有平台岗位人员纳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岗位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
创新用人机制 人岗相适队伍不断强化
统筹行政事业机构编制资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统一的综合岗位目录清单,细化职责任务,将所有工作都纳入到综合岗位,形成岗位工作规范和要求。打破行政事业机构、编制岗位、管理层级界限,逐步破解乡镇条块分割、多重管理和人员忙闲不均等问题,实行行政和事业人员打捆使用,编制资源统筹配置。制定《关于开展机关工作人员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实施方案》,对原有中层干部实行“清零竞岗”“全员竞聘”,优秀人员打破身份局限,坚持权岗相宜、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岗尽其责,致力打造一支积极向上、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干部队伍。
推进“三单”建设 职能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建立健全乡镇配合事项清单,形成《小蚌埠镇政务服务实施清单》共计278项,2023年,在省级赋权事项中承担基本选项254项,自选和经济发达镇相关的特色赋权项目79项,按照清单及规定流程履行职责,不断推动权责清单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等14家单位签订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11份。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动员镇机关在编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9人通过考试。建立小蚌埠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委托或联合执法等方式初步实现镇域内综合执法。目前主要开展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违法占道经营等检查,对查实的问题,现场交办、及时跟进,确保整改到位。通过赋权,基层政府功能更加完善,管理服务权限更加统一,营商环境更加优质,镇域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践行为民宗旨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整合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对为民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选派条线业务骨干、年轻干部等12名,组建为民服务中心人员队伍。打造“便捷、亲和、阳光、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综合设置一网通办、社会保障、民政帮扶、退役军人等服务窗口6个、综合窗口2个,累计梳理为民服务事项67个,真正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截至目前办理赋权事项1200件;积极推进“智慧政务”建设工作,进一步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承诺办结时限、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行政审批、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一窗受理”“随时办”、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办理。开展“文明窗口”“窗口服务之星”“窗口带头人”等争先创优活动,营造“比、赶、超”的为民服务氛围,全面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聚焦项目建设 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升级
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全力保障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小蚌埠片区改造项目、“靓淮河”工程、蚌埠三中淮上校区等10个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中恒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蚌医二附院、蚌埠博雅培文学校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北京城房春华园、恒大悦澜湾等高品质住宅小区先后落成,城市化进程步入快车道。镇域道路建设快速推进,龙华路(铁路下穿)、双墩路、中环线等工程如期完成,“三横三纵”路网框架逐步完善,实现了与市主城区的无缝对接。加快城中村项目改造步伐,徐岗、吴郢、山香、卢台城中村项目稳步推进,完成棚改项目7000户,拆迁面积10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7000亩。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吴郢新村、后楼新村、永康苑等安置小区建成,交付安置房10000余套;成立为企优环境工作专班,党政班子包保企业13家,定期走访回访,了解企业情况,解决企业诉求,开展服务企业用工招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保障了辖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安居乐业,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市区平均水平。
健全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探索健全网格化党建、网格化治理“两网协同”,公益事业、孝善友爱、文明诚信、和谐美丽“四项积分制”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两网+积分制+五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基层党建网格、平安善治网格和为民服务网格“三位一体”管理服务体系,依托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开展文化惠民、文明创建、爱心助学、慈善帮困、志愿服务“五大活动”,实现和善村民(居民)、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庄(社区)、和德大爱“五和众福”,解决组织建设缺抓手、陈规陋习缺约束的问题。全镇获评“中国好人”1名,“安徽好人”1名,“蚌埠好人”14名、“淮上好人”14名,“新乡贤”“最美家庭”等先进示范典型398户。建立健全“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创新“信访超市”建设,创建“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键式查询、全链条解决”的综合服务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