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区住建交通局:开学季校门口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
新学期开学伊始,淮上区住建交通局精准把握校园宣传契机,在辖区各中小学校门口的上下学高峰时段,集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普及分类知识、传递环保理念为核心,致力于将绿色低碳的垃圾分类意识,深深根植于广大师生与家长心中。
生动宣讲:让分类知识“入脑入心”。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提前备好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手册中不仅有清晰的垃圾分类图解,还穿插了校园常见垃圾的分类示例,深受学生喜爱。发放手册的同时,工作人员用童趣化、接地气的语言,向孩子们逐层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先介绍分类的重要性,再针对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塑料瓶)、厨余垃圾(如剩饭菜、果皮)、有害垃圾(如废电池、过期药品)及其他垃圾(如污染纸巾、烟头)的分类标准、投放要求展开详细说明。遇到孩子提问“旧文具属于什么垃圾”“牛奶盒要不要洗干净再扔”,工作人员耐心答疑,通过互动交流让孩子们直观掌握分类技巧,引导他们从“知道分类”转变为“主动分类”,真正将环保意识根植于心。
精准择时:“黄金时段”提升宣传实效。此次活动巧妙利用了校园门口放学高峰的“黄金时段”——此时学生、家长集中,人流密集且停留意愿强,既能让宣传内容直接触达目标人群,又能借助接送场景实现“学生学、家长看”的双重传播效果。相比传统宣传模式,这一安排大幅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让垃圾分类知识在短时间内传递给更多家庭,有效提升了宣传的精准度与影响力。
辐射带动:“小手拉大手”激活社会效应。活动不仅切实增强了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环境保护责任感,更通过“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鼓励孩子们当起家庭里的“垃圾分类小老师”。不少学生主动向家长分享学到的分类知识,带动父母、祖辈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实践。这一举措为推动垃圾分类从“校园倡议”延伸为“社会共识”,助力全社会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共建文明美好的家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