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淮上区中小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淮上区委统战部结合辖区教育系统实际,通过“五大举措”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工程”,不断引导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同心育蕾强师领航,打造根系培育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行为规范、课程设置、考核评价等校园制度,建立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在各校聘请22位教职工为宣讲员,构建教育网络。结合“三会一课”、教职工学习开展专家讲座、集体教研、经验交流,提升民族团结教育能力素养。
二、石榴学堂铸魂育人,打造成长能量站。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打造“石榴学堂”。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团结》等统编教材育人作用开展专题教育。充分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库,有效配置课外文本和音像资源。在淮上实验小学、吴安小学开办葫芦艺术工作坊和服装设计、剪纸、绘画社团,使学生在兴趣中厚植思想根基,在实践中转化教育成果。
三、文化廊带润物无声,打造精神根据地。配套完善“历史长廊”“榜样长廊”“传统文化长廊”,构建文化廊带。在建党节、国庆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时间节点,组织观看红色影片,进一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四、实践活动知行合一,打造信念练兵场。与四铺民族村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组织师生参观互访,与民族学校联合开展“学籽朋友圈”系列活动。在学校举办“民族故事我来讲”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中华民族一家亲”诵读等20余场活动,编排“六一”民族团结专题节目1个,在吴安小学举办校园民俗文化节1场。串联淮滨街道民族文化广场、玉博园、双墩遗址公园和烈士陵园、蚌埠市档案馆等辖区内外教育基地,打造研学路线。推动文旅促“三交”与“强基工程”同步落实,选拔优秀师生到双墩博物馆做讲解员,与双墩遗址共同开发戏曲展演、非遗体验、法治宣传等课程资源。
五、先进选树经验辐射,打造标杆示范林。建立学校党、政、工、团、少先队齐抓共管评价体系,开展先进评选,颁发“石榴勋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下一步,淮上区将持续凝聚民族团结教育共识,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机制,以“强基工程”为重要抓手,拓展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