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上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发展,以全面推动“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聚焦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提升医疗卫生软实力,推动全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稳步向前。
一、“乘”全面深化医改之势。紧紧抓住国家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背景和东风,立足淮上区基层卫生院发展不均、卫生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群众需求不等的实际,重新组建以蚌医大二附院、蚌埠市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5家乡镇卫生院为下级单位的紧密型医联体,创新“基本公卫+基本医疗+特色科室”发展模式,建立预防、医疗、慢病管理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推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全域覆盖、全员协作、全程管理”,通过统筹规划各层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整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助推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门诊355653人次、住院868人次;牵头医院专家坐诊69人,接诊病人达到2400人次,上转病人1088人次,下转病人79人次,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
二、“除”基层卫生院长效发展之碍。以贯彻落实 “两个允许”要求为突破点,改变原有分配模式,综合考虑职工工作工作量等因素,对综合性指标和单项指标实行全面绩效考核,建立与医改目标相一致的正向激励机制,重点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等,合理拉开职工收入差距,在5家乡镇卫生院上下营造出比技术、比服务的良好氛围,推动基层医疗机构整体健康持续发展。全区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2425张,执业(助理)医师1246人,注册护士1358人。按常住人口28.3872万计算,每千人拥有床位8.54张,高于全市平均8.01张/千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4人,高于全市平均3.43人/千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4.8人,高于全市平均4.35人/千人,不断满足群众就医的高质量需求。
三、“加”优质服务基层行之利。全区75家村卫生室、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5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目标全部达到国家要求以上。全区5家乡镇卫生院均能达到“优质基层服务行”基本标准,其中小蚌埠镇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并成功创建社区医院,2024年沫河口镇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评审。以镇卫生院业务骨干为主,借助医联体牵头医院专家及村医组建服务团队,建网划格深入社区,形成“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现已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2个,通过添加医生微信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一对一”的用药、转诊等咨询,也可进行急诊急救服务,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顾问。
四、“减”基层就医程序之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400余万元,顺利完成5家乡镇卫生院、75家村卫生室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HIS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系统搭建上线,借助医联体内上级医院数字化技术帮扶,开通远程影像诊断平台,实现医学影像资料无障碍传输、调阅、会诊。今年以来,辖区沫河口镇中心卫生院、曹老集镇中心卫生院通过远程诊疗网络平台影像诊断3552例,初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患者“零距离”。积极落实便民惠民举措,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淮上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通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