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意见征集

【面向公众征集】关于征求《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征集时间:[ 2025-04-10 00:00 ][ 2025-05-10 10:32 ] 状态: 已结束 查看结果 信息来源:淮上区科技工业信息化局

根据《关于推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蚌办发〔2022〕18号),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淮上区科信局结合我区实际,起草了《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意见征求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建议)。

一、征集意见(建议)起止时间

2025410日至2025510日。

二、征集方式

欢迎全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采取电子邮件、微信公众号留言、门户网站留言等形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是在淮上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意见征集栏目;

二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bbhsqxx@163.com

工作日时间:8:00-12:00,14:30-17:30。

请参与者提供真实姓名、联系电话,以便沟通联系



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任务、强化保障措施,推动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淮上区化工园区现有生物化工企业52家,其中规上企业39家,规上企业全年总产值135.73亿,增速7.12%,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6家,十亿元以上4家(分别是中粮生化燃料24.19亿、中粮生物科技23.53亿、八一化工18.26亿、海华科技10.76亿)。以生物燃料、添加剂、肥料、农药等产业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产业,全年产值96.6亿,增速7.85%;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等产业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全年产值25.15亿,增速8.23%;以电子化学品、橡胶新材料、塑料新材料等产业为核心的化工材料产业,全年产值13.98亿,增速0.59%。集群的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二)面临形势

当前,生物化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全球对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物化工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为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生物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然而,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端产品和关键技术仍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人才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等。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集群发展,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推动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进。

集群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资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实现生物基材料、中间体及添加剂、 高端特色原料药、先进高分子材料等品种突破和产能扩大,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力争淮上区化工园区生物化工产业产值规模实现三年翻番。到2025年,生物化工产业产值规模达170亿元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20亿元企业5家2026年,生物化工产业产值规模达215亿元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3家、10-20亿元企业6家2027年,生物化工产业产值规模达270亿元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4家、10-20亿元企业8家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传统化工产能有序削减,高能耗、低附加值产品逐步退场产品从基础化工原料向高端功能性材料转变,以生物基材料、绿色精细化工产品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攀升,初步形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上下游协同、循环发展更加高效,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的产业结构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 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育一批主导或参与行业、国家标准制订的创新型化工企业,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投产,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生物化工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三、重点工作

(一)内培外引双轮驱动,激活园区发展活力。推动高端医药、香精香料、电子化学品、功能助剂、农业化学等精细化工产业加速集聚,围绕存量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帮助中粮生化、八一化工、海华科技等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企业延链补链,提高产品种类和附加值。配齐配强招引队伍,与招商中心、工信、发改等市级部门密切沟通配合,针对化工园区产业结构和现有企业分布,集中精力招引产业耦合度强、税收贡献大、科技含量高的质项目,狠抓产业集聚,打造生物化工产业新的增长点,不断壮大集群总量和规模。力争2025年引进化工项目不少于12个,其中国内外知名或头部化工企业项目不少于2个。(区投促局、区科信局、淮上经济开发区、淮发集团、工投集团)

   (二)扩园区强基建,破双停促发展。全面完成化工园区扩区工作,充分释放百川医药产业园能级,为项目落地提供物理空间。加大对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园区配套功能,确保淮上经开区精细化工集聚区明渠项目、沫河口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万吨生产线技改工程等项目尽早竣工投入使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开发区“三类土地”“双停企业”处置,2026年底前计划盘活宏宇石化、恒宇硅制品、微宝化学、四方沥青等一批低效闲置企业。(区科信局、区自规分局、区住建交通局、沫河口镇、淮上经济开发区、淮发集团、工投集团

(三)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滚动前进,接替有序。一是做好要素保障。坚持靠前服务,帮助项目落实土地、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同时对于项目周边道路、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做好保障服务工作是做好项目服务。做好全区化工项目库,根据项目情况,一项一策,倒排工期,提前研判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短板和缺项,确保中粮生物3万吨/年丙交酯、海华科技1万吨/年薄荷醇和国钛纳米20万吨/年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项目早日开工,安徽汇氟新材料40吨/年三氟化氯和40吨/年氟氮混合气体、天润化工3万吨/年聚丙烯酰胺干粉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三是利用好投资补贴相关政策增强企业投资意愿。大力宣传安徽省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和蚌埠市产业扶持政策有关投资补助内容,促进企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争每年完成2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开工和竣工目标。(区发改委、区科信局、区住建交通局、区自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应急局、沫河口镇、淮上经济开发区、淮发集团、工投集团)

(四)培育龙头领航,壮大骨干支撑。鼓励和支持中粮生物、八一化工、辉隆五禾、海华科技等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份额大的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延链补链等途径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产值向30亿元以上迈进。重点扶持安徽瑞辰植保、雪郎生物、天润化工、正杰新材料等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化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壮大10亿元以上骨干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区发改委、区科信局、区投促局、区市场局、淮上经济开发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专班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发改委、科信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商务局、市场局、应急局、投促局、税务局、自规局、生态环境局、淮上经济开发区、工投集团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按照自身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成员单位)

(二)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市级层面在化工园区扩区、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的支持加大对我区重点新上生物化工产业项目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倾斜力度,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区发改委、区科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自规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应急局

)优化审批服务

 开辟生物化工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项目备案、施工许可等环节推行容缺受理、积极协调市级相关部门从环评、安评、生产许可等方面加快办理进度,缩短项目落地周期,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贡献;针对投资额大、技术先进的关键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区发改委、区科信局、区住建交通局、区应急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行政审批局)

   (四)严守安全环保底线

严格执行生物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建立企业环保信用档案,实施动态分级监管。完善园区危化品监测预警系统,定期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演练,充分利用应急、环保等上级部门和各类行业协会组建的行业专家库,为突发环境事件提供技术支撑。(区应急局、区生态环境分局、淮上经济开发区)

 

 


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专班领导小组名单

 

  长:   区委副书记 

副组长:   政府副

  员:王含峰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局长、淮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

刘闽莉 财政局局长

杨永春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崔海果 区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局局长

   区商务外事局局长

李祥龙 应急管理局局长

   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董大为 区投资促进局局长

   国家税务总局蚌埠市淮上区税务局局长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局长

   蚌埠市淮上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童俊杰 沫河口镇镇长

   淮上经开区党工委委员 蚌埠工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专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淮上经济开发区和科信局,王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单梅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孔章情同志和朱明同志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关于《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与必要性

(一)起草说明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淮上区科信局结合我区生物化工产业实际情况,起草了《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当前,全球对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物化工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生物化工产业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国家和地方也出台系列支持政策。沫河口化工园区现有生物化工企业52家 ,规上企业39家,2024年规上企业全年总产值135.73亿,集群的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但也面临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挑战。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发挥我区产业基础优势,特制定本方案,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二)必要性

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虽有一定基础,但存在产业结构不优,高端产品和关键技术依赖进口;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低;人才短缺等问题。制定该方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削减传统化工产能,增加新兴产业占比。同时,能够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方案实施,还能明确发展路径和方向,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推动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二、主要依据

 起草本实施方案主要依据《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蚌办发[2022]18号)。

三、起草过程

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淮上区科信局着手起草《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我局组织人员通过实地走访中粮生化、八一化工等区内重点生物化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深入交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等一手资料。同时,收集整理省、市关于生物化工产业的政策文件,分析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同时邀请发改、投促、经济开发区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针对产业发展方向、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研讨,明确方案整体框架和重点任务方向,最终形成初稿。随后,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OA、微信群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区直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经过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实施方案 ,旨在为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指引。

该稿共征求了区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住建交通局、商务外事局、市场局、投促局、税务局、自规局、生态环境分局、淮上经济开发区、沫河口镇等12家专班领导小组成员意见,除发改委有文字改动外,其它部门均反馈无意见

四、主要内容

  该方案共分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总体要求、重点工作、保障措施和附件组成,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指出淮上化工园区已集聚生物化工企业52家,其中规上企业39家,2024年规上企业总产值达135.73亿元,增速7.12%。以生物燃料、医药中间体、化工新材料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初显规模,但仍面临产业结构待优化、创新能力不足等挑战。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组成,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集群发展,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推动淮上区生物化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原则包括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和开放合作四个方面,发展目标包括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从项目招引、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双停企业处置、营商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发表意见

  • *您的姓名:

  • *联系方式:

  • *您的意见:

  • *验证码:

  • *